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,但不少人对其法律规定一知半解,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坑。今天,北京创为律师团队结合最新政策法规,用通俗的语言讲讲宅基地的核心问题,帮您厘清权利边界,规避法律风险。
01.宅基地是什么?归谁所有?
农村宅基地是村集体给本村村民专门用于建房子的集体建设用地,包括住房、院子、附属用房等,但不包括耕地、超出范围的空闲地。
从权属来看,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(比如村集体经济组织、村民委员会),这是《宪法》《土地管理法》明确规定的;而村民拥有的是使用权,可以依法在宅基地上盖房、使用,但不能买卖或转让所有权。
02.一户一宅是核心
“一户一宅” 是宅基地管理的核心原则,简单说就是 “一个家庭只能有一处宅基地”,具体规则要记牢:
03.哪些人能够申请?哪些情况批不了?
符合这些条件,可申请宅基地:
-
成年、结婚后需要分户,原有宅基地不够用的;
-
外来人口落户本村,没宅基地且经村集体同意的;
-
因灾害、村庄规划、公共设施建设需要搬迁的;
-
城镇居民经批准回原籍落户,农村没房子的;
-
其他符合县级以上政府规定的情况。
这些情况,申请会被拒:
-
年龄不够(比如未满 20 岁)、不符合分户条件的;
-
原有宅基地面积已达标,或能满足分户需求的;
-
申请新房却不承诺退回原有宅基地的;
-
宅基地存在权属争议的;
-
把原有宅基地或房子卖了、租了、改成经营场所,又来申请的;
-
原有住房被征收后已得到安置的;
-
有违法占地、违建行为没处理的。
04.宅基地权益,可以这样保障!
确权登记:拿到 “红本本” 才安心
“房地一体” 确权登记后,会拿到不动产权证,这意味着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受法律保护,以后想流转、抵押都有依据,还能盘活闲置宅基地增收。
进城落户,宅基地不用退
农民进城落户,村集体不能强迫你退宅基地,“退地” 不能作为落户的条件。如果长期在城镇定居,也可以申请有偿退出,拿一笔补偿。
城镇子女能继承农房吗?
可以!但要注意:
-
继承的是房子(个人财产),不是宅基地所有权;
-
按 “房地一体” 原则,继承房子后,也能依法使用宅基地;
-
但房子塌了、没了,宅基地会被村集体收回,不能翻建或重建。
宅基地是农民的 “根”,关乎切身利益。了解规则才能守好家,遇到困惑别犹豫,让专业法律力量为你护航。北京创为律师事务所提醒:涉及宅基地的问题,早咨询、早规划,才能避免风险,稳稳守住自己的合法权益。